您現在的位置: 跨考網管理類聯考邏輯正文

邏輯:推理有效性及其考點

最后更新時間:2016-03-16 10:15:58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邏輯是關于推理的學問,判斷有真假之分,推理也有有效和無效的區(qū)別。下文中,跨考教育邏輯與寫作教研室任子途老師就為考生詳細講解推理的有效性及相關考點,希望對考生的復習有所幫助。

推理既反映前提和結論在內容、意義上的聯系、又反映前提和結論在形式結構上的聯系。這里所說的推理的有效或無效,不是就推理的內容和意義而言的,而是就推理的形式結構而言的。因此,推理的有效性,也稱為形式有效性。

一個推理是有效的,當且僅當前提真時結論不可能假。即當一個推理前提真而結論為假時,這個推理肯定是無效的。例如:

(1)所有的人都是有思想的。

所有的猴都不是人。

所以,所有的猴都不是有思想的。

該推理的推理形式是:

所有的M都是P

所有的S都不是M

所以,所有的S都不是P

不難找到該推理形式的另一個解釋:

(2)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所有的猴都不是人。

所以,所有的猴都不是要死的。

推理(2)和推理(1)具有相同的推理形式。顯然,推理(2)前提真而結論假。因此,雖然推理(1)的前提和結論都是真實的,但推理本身卻是形式無效的。

再如(3)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蘇格拉底是人。

所以,蘇格拉底是要死的。

其推理形式是:

所有M都是P

S是M

所以,S是P。

推理(3)是形式有效的,因為具有它的推理形式的任一推理都不會出現前提真而結論假。

顯然,解釋的方法只能判定一個推理的無效,不能判斷一個推理的有效,因為一個推理形式的解釋是不可窮盡的。

運用推理,當然是為了獲得真實的結論。為了在推理中獲得真實的結論,推理有效是不夠的。因為推理有效,只保證如果前提真實,那么結論真實;而前提不真實,結論就不一定真實了。因此,為了,確保運用推理獲得真實結論,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推理有效;第二,前提真實。

在邏輯試題中有這樣一種提問方式,“以下哪項能夠說明上述推理不成立”這實際是對推理有效性的一種考查,具體示例如下:

有些便宜貨不是假貨,因此,有些假貨不是便宜貨。

以下哪項最能說明上述推理不成立?

(A)有些便宜貨不是好貨,因此,有些便宜貨是好貨。

(B)有些人不是壞人,因此,有些壞人不是人。

(C)所有商品都是有價值的,因此,所有有價值的都是商品。

(D)有些發(fā)明家是自學成才的,因此,有些自學成才者是發(fā)明家。

(E)沒有宗教是科學,因此,沒有科學是宗教。

解題思路:當一個推理前提真而結論為假時,這個推理肯定是無效的,因要說明上述推理不成立,應依據以下兩點

① 和所要判定的推理有相同推理結構

② 明顯前提真但結論假

題干的推理結構為:

有的S不是P,所以有的P不是S。

選項B與題干具有相同的推理結構,但明顯前提真,但結論假。所以是正確答案。

關于推理有效性在考試中直接涉及比較少,只需要考生了解。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yè)課1對1+專業(yè)課定向輔導+協(xié)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guī)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xié)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yè)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guī)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yè)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和跨考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來電與跨考網聯系,電話: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