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考研政治考前10小時金題預測(三)_跨考網

最后更新時間:2008-02-23 00:10:49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題目:從辯證角度理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提示:

  以下是本題的答題思路分析:

  1.要準確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含義。2005年2月19日,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任務。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要求和我國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2.要全面、辯證地理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蘊涵的哲理和意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并不意味著要構建無矛盾的社會。和諧就是矛盾著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達到統(tǒng)一,它標志著自然界內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諸要素,實現均衡、穩(wěn)定和有序,相互依存、協(xié)調發(fā)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決不是無差別的社會,更不是沒有任何矛盾和問題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是協(xié)調矛盾,不否定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實現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構建”二字表明,和諧社會既是一個目標,又是一個過程。胡錦濤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必須遵循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我們要理性地看待社會,理性地面對各種不和諧的社會現象,這樣才能化解矛盾,解決糾紛,增進相互理解和包容,逐步地使社會更加和諧。

 ?。?)和諧是全面的和諧。我們黨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是一個內涵相當豐富的概念,它涉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多重關系。

  上面的參考答案只是圍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內容而給出的,如果提問時從不同的角度,理論知識點就將有所側重。因此必須關注下面相關材料。

  相關材料

  唯物辯證法過程論的內容和意義

  恩格斯指出:“一個偉大的基本思想,即認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正如系統(tǒng)的概念深化了唯物辯證法普遍聯系的思想一樣,過程的概念是對辯證法永恒發(fā)展思想的深化。

  過程是指事物在時間上的持續(xù)和空間上的延伸,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fā)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唯物辯證法過程論包含三方面的內容:(1)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都是一個特定的具體運動過程。(2)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滅亡,凡是產生的都是終究會滅亡的。(3)每一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都從屬于一個更大的過程,是更大的過程的一個階段、一個環(huán)節(jié)或一個部分。

  事物發(fā)展的過程有自己的特點:(1)過程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tǒng)一。(2)過程是穩(wěn)定性和變動性的統(tǒng)一。(3)過程是階段性和持續(xù)性的統(tǒng)一。

  在辯證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神圣的東西”,“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么都不存在。”唯物辯證法關于事物發(fā)展是過程的思想,是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則,它要求我們用歷史的觀點看問題,把一切事物都如實地看作是變化、發(fā)展的過程,把它們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具體地考察。既了解它們的過去,觀察它們的現在,又了解它們的未來,從而把握世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

  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即矛盾無處不在;每一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都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矛盾無時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側面各有其特點。具體表現在: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運動形式各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在事物發(fā)展的不同過程和同一過程的不同階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各種矛盾及矛盾諸方面在矛盾總體中各具有不同的特性,表現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區(qū)別;由于矛盾的性質、地位以及條件的復雜性,矛盾解決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個別、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它們的區(qū)別是: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個別(特殊),只是包括了個別的某一部分屬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質;任何個別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們的聯系是:一般存在于個別之中,只能通過個別而存在;任何個別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質或屬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tǒng)一。

  學習和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tǒng)一的原理,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各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哲學基礎;我們要正確處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間的關系;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們把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結合起來,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和“均衡論”。

  2.切實處理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

  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學說和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毛澤東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會主義社會依然存在矛盾;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運動特點、解決方式與其他社會形態(tài)有本質不同,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調節(jié)和改革解決,這種調節(jié)和改革從而形成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動力。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即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兩類矛盾的性質不同,解決矛盾的方法也根本不同,毛澤東提出了一系列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方針、政策。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總目的,是為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是為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發(fā)展經濟和文化,鞏固社會主義新制度,建設社會主義新國家。

  胡錦濤同志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并不是沒有矛盾的社會。矛盾運動是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道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中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的過程。隨著我國改革發(fā)展進入關鍵時期,我國社會存在的一些人民內部矛盾出現了多發(fā)多樣的狀況。這是我國社會深刻變革中難以完全避免的現象。關鍵是我們要正視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確途徑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處理矛盾的體制機制,而不能讓矛盾積累和發(fā)展起來,以致影響國家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局。要深刻分析現階段人民內部矛盾產生的原因特別是深層次原因,注重從源頭上減少人民內部矛盾的發(fā)生。胡錦濤還指出,我們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加強矛盾糾紛的排查工作,及早發(fā)現可能發(fā)生的各種矛盾,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決。

  空想社會主義者關于實現和諧社會、建設美好社會的設想

  2005年2月19日,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

  空想社會主義學說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理論來源之一。1803年,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發(fā)表《全世界和諧》一文,指出現存資本主義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將為“和諧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進行的共產主義試驗,也以“新和諧”命名。1842年,德國空想共產主義者魏特林在《和諧與自由的保證》一書中把社會主義社會稱為“和諧與自由”的社會,并指出新社會的“和諧”是“全體和諧”。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等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著作和有關主張給予了肯定,明確提出:“提倡社會和諧”是“關于未來社會的積極主張”。同時,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歷史局限性和理論缺陷,認為他們沒有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矛盾,也沒有找到實現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結果只能陷于空想。

  中國歷史上思想家關于“社會和諧”及“和”的闡述

  我國歷史上就產生過不少有關社會和諧的思想。比如,孔子說過“和為貴”;墨子提出了“兼相愛”、“愛無差等”的理想社會方案;孟子描繪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狀態(tài);《禮記?禮運》中描繪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這樣一種理想社會;太平天國運動的領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務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社會;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出要建立一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這些思想雖然帶有不同時代和提出者階級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然,在存在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舊制度下,這些設想是根本無法實現的。

  中國傳統(tǒng)哲學家還提出了“和而不同”、“執(zhí)兩用中”的解決矛盾的辯證方法。如西周末期的史伯認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它平它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敝袊鴤鹘y(tǒng)哲學中注重和諧統(tǒng)一的矛盾觀和“中和”、“中庸”之道,對于維護生態(tài)平衡、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對于爭取社會和諧穩(wěn)定、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和平共處,對于促進社會人際關系的和諧有序、家庭的和睦相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天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依然能夠從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汲取許多思想材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中國1考網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yè)課1對1+專業(yè)課定向輔導+協(xié)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guī)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xié)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yè)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guī)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yè)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和跨考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來電與跨考網聯系,電話:400-883-2220